很多人把Amekaji=美式复古,这从本质说,就是错误的!更有甚者极端的认为所谓日式Amakaji,不就就是打版美式复古。
而两者的渊源,还是要从一百多年前说起……
1869年,大陆横断铁路开通,引来了西进运动开始。铁路工人们的背带裤,西部牛仔们的装扮,成了之后人们改变设计的原型。美国工人最开始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衣服必须耐磨、耐脏、实用。所以,经过不断改良,厚实的帆布面料以及大口袋,成了工装标配。并且因为面料硬挺,工装相比其他服装也更为挺括。

因为面料硬挺的特性,非常符合西部牛仔常年骑马以及辛苦劳作,得到了他们的极力认可。加之后来好莱坞电影的盛行,Levi’s让演员穿上自己的牛仔裤,牛仔裤和西部牛仔的形象也似乎画上了等号。
加上西进运动、政府各种政权因素,牛仔裤成了当时美国大兵的作战服。
二战后,美国大军把他们的“土特产”带进了日本的市场,把自己穿旧了的、坏了的军装流入市场用于交换(购买东西,甚至是嫖后用于给支付),这种文化瞬间受到了美国文化的影响,掀起了“美流”。类似N-1夹克、飞行员的A1夹克、M65风衣等单品,不仅是阿美咔叽风里的俏手货,单拎出一件,都是可以当王炸的圣品。

大家对American causal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愈发执迷,然后纯正的American causal这个发音,因为日本人本身的发音问题,被演化成了Amekaji,也就是现在日语的アメカジ。
后来日本开始制作本土的、能买得起的、新的American causal,开始复制。
在美国已经开始享受舒适的水洗牛仔的时候,日本人反而更追求它原本最原始的味道,开始执着复刻的同时,不停的调整成为更加符合本国人穿着的服饰。

在50年代,Amekaji将机车风收到自己名下。当时马龙·白兰度主演的电影《飞车党》盛行,Steve其硬汉的形象,无不成为男孩子们的向往。
在60年代,常春藤风格“姗姗来迟……
还有出镜率不高的印第安风。
80、90年代,日本的潮人们依旧在复制50年代前后的造型,并且终于定了个官方名字“Amekaji”。而日本人对美国复古潮流文化的喜爱,也仅限于50年代前后,经济复苏阶段对美国的胜利崇拜,所接收到的美国文化。
虽然在款式上,它是对各种美式风的经典复刻,但用的面料却是下了“血本”,甚至赶超了模仿对象,并且复古属性大于功能性。所以,想要区别美式复古和Amekaji非常简单,注重工艺细节、混搭“乱穿”,就是后者了。
于是,这就是又土又穷而人人爱的的Amekaji。

好了,这里是DENIM CLUB 。
DC,您养牛路上的好朋友。

如有合作意向,可微信或邮箱ericlee@denim.cn联系。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