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裤,知多少!

大家熟知道牛仔裤的起源是美国,现今顶级的面料却在日本,我们不需给他们论高低,从牛仔裤自身的角度去深入的了解它反而更有意义。

简单来说,就是牛仔裤的基本解构。

牛仔裤详细解构图

想要深入了解的您,完全可以对应标号去进行研究。今天我们简单的了解几个点:①Pocket②Patch③RedTab④Belt Loop⑤黄铜Rivet⑥Selvedge⑦OZ⑧色落。

Pocket,口袋。

一般来说,牛仔裤都有五个口袋,前面两个,臀部上两个,以及一个隐藏在前右口袋内侧的迷你小袋子,我们现在一般称为Coin Pocket零钱袋——虽然说曾经是为了方便当时的工人能携带和保护自己的怀表设计的,后面手表流行后,这个小口袋被用来装一些硬币等小东西。

前口袋

后口袋

位于臀部的口袋叫做后口袋,但最早的牛仔裤是单边口袋设计,在1905年才开始出现第二个后口袋,口袋牛仔裤的形式也固定下来。

袋花

后口袋有一个重要的元素,袋花。指的是后口袋上的缝线,称为海鸥线或者鹰线。一开始是为了补强口袋用,后面被各品牌作为品牌的识别,如今部分款式也可以起到修饰臀部的作用。

Levi’s经典的海鸥袋花、Lee柔和流畅的波浪线条、Wrangler大写的W,Evisu的手绘袋花,无一不成为养牛爱好者的偏爱。

当然,除了袋花,裤腰上的Patch皮牌也可以帮忙识别品牌。

Patch皮牌

Patch皮牌通常使用皮革或者纸为材料,用作标识腰宽W、裤长L、款式型号等信息的标签。当然,有的品牌也会把自己的标识图标印在上面。

Red Tab 红旗

右边后口袋侧边一个小小的布制红色标签。最早是1936年Levi‘s在为了区别其他品牌而制作,后面一些其他品牌也开始学习,用作标识品牌名称。

Belt Loop裤耳

最早期的牛仔裤是以铜扣固定吊带的吊带裤穿法,在1922年出现了裤耳的设计,直观的表达,就是穿腰带是遇到的那些小布条。这个也算是牛仔裤发展上的一个改良。

黄铜Rivet

黄铜Rivet铆钉的出现也完全是一个意外。1870裁缝店的Jacob Davis 为伐木工邻居制作工作裤时,想让这裤子更加结实耐穿,看到桌子上放着的用于钉马鞍上的皮带的铜制撞钉,便把它用于口袋直角处进行尝试,最后发现确实结实许多。后续才有了Jacob Davis和Levi Strauss 的故事。

Selvedge耳

一般用老式穿梭机织出的窄幅牛仔布都有Selvedge布边,这个布边也是许多丹宁爱好者会刻意挑选的的地方。其特点就是在裤管内侧结合处有一条白色或者彩色的布边,根据颜色的不同,大家喜欢叫做“赤耳”、“绿耳”、“黑耳”、“虎耳”等等。

OZ盎司

一公尺平方布料的重量,即为OZ盎司。通常分为轻磅、中磅、重磅,牛仔布的重量可以从范围可以从5OZ到32OZ甚至更高。

磅数越重,牛仔裤会越厚实,这好像是大家的一个普遍认识。然而,磅数只是关系到牛仔裤的重量,牛仔裤的厚度整体来说还和原料、织法,以及加工处理方式有关。不同的粗细的纱支、不同的纺织密度、不同的机器,也就会带来不同的质感和风格。

当然,通常来说,磅数越重的牛仔裤会越坚硬。喜欢挑战和享受极致追求的牛仔爱好者是可以多感受重磅牛仔文化的。

色落

要体验色落文化,就必须从原牛穿起。

原牛指的是Unwashed,未经水洗预缩的Raw Denim,也叫Dry Denim。未经未经任何洗水做旧工艺,颜色一般是深蓝、黑色。而且染制布料的染料也有要求,来自一种天然的植物染料Indigofera Tinctoria,中文名叫做木蓝或者靛蓝。

因原材和工艺的特性,长期的穿着以及洗涤后,牛仔裤表面经过穿着摩擦弯曲造成颜料脱落的现象就是色落。因为习惯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穿出一条有着专属自己的猫须、蜂窝、甚至破洞,牛仔裤也会更加的贴合自己的身形。

好了,就说这么多了。

如今,牛仔裤不再是条裤子,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穿着文化。来DENIM CLUB ,热爱着你的热爱!